262期 總編隨筆
李建良
第四面牆
小時候看過一部卡通片「摩登原始人」,刻畫石器時代的現代生活,可愛的人物、有趣的情節,加上各種的奇思妙想,曾經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這部問世於1960年代的美國電視卡通,原名The Flintstones(打火石家族),詼諧逗趣,膾炙人口,被譽為僅次於The Simpsons的經典動畫之一。
卡通影片的製作人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形塑史前人類的生活型態,尤以動物作為原始人的「現代生活用品」或各式建設,最具巧思,既現代又原始!例如把長毛象改裝為洗碗機;拍立得相機中有一隻立即刻畫形象的小鳥;恐龍背鰭身肩樓梯的功能等等,不一而足。卡通的另一特色是,角色人物經常以「打破第四面牆」的方式,突然從劇中抽離,直接向觀眾訴說劇情或表達情緒,演者與觀者似乎同在一起。此種突破成規的表演手法,美國幽默演員喬治伯恩斯(George Burns, 1896-1996),堪稱箇中翹楚。
「第四面牆」(the fourth wall),或所謂的「第四面牆理論」,基本上是相對於三面牆的觀念格局。傳統戲劇,乃至於現代的各式展演,多半是在鏡框式或箱式布景的舞台上演出,表演場域是三面空間,第四面向自然投向觀眾。藉由這堵「想像之牆」的存在,演員「假設」或「忘記」觀眾不存在,得以全心投入、真摯表現(假戲真作);相對地,觀眾將真實人生或自身感受投射到展演者身上(戲如人生),彷彿自己是舞台上的角色,藉以滿足或填補自身的想像慾望。一場戲下來,不是賓主盡歡一聲笑,就是主客同悲共掬淚!
為了破除觀眾的「移情作用」,阻絕舞台情境的單方輸送,避免觀眾過度投入而順服於舞台演出,早在十九世紀末葉,即有種種「打破第四面牆」(break the fourth wall)理論或創作的出現,嘗試粉碎看似無可逾越的心牆,顛覆「知之為不知」的虛擬窠臼與隱形屏障。二十世紀,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的「離間效應」(Verfremdungseffekt)理論,或巴西戲場大師奧古斯圖波瓦(Augusto Boal, 1931-2009)的「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都是破除第四面牆的經典之作。
不單是藝術舞台,舉凡傳播媒體、官僚體系、學術圈子、運動場域或政壇官場,諸如此類,演者與觀者之間也存在著這面牆。民主舞台的演者主觀上都有「特定觀眾」的預設,或想要穿透第四面牆直接與觀眾進行對話,或設法築起第四面牆,影響觀眾思路、情緒或品味於無形。民主舞台的主角―公民,往往也把自己當成觀眾,或移情於演者,或自甘於被營造為被迫害者或被壓制者,不是為角色人物的成功而愉悅,就是因角色人物的不幸而痛苦。只是公民社會的成員如果被動或先驗地接受了第四面牆的存在,或因重口味而習慣於辛辣演出,甚至因此而麻木或成癮,那麼觀者在未察覺到牆外的真實面貌時,就已經順從了演者給定的價值。類似的舞台劇如果一再的搬演,交疊而出的恐怕是無由分說的法治灰色地帶,還有隱藏在選舉背後的民主危機。
生活在台灣的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是否清醒地意識到第四面牆的荒謬存在?能否破除政治舞台的假性幻覺?
「摩登原始人」,多麼貼切高明的轉譯,猶勝於原文,隱喻出現代人的歷史困境,若謂「事不師古而長久者,非所聞也」,未知其然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