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期 改版說明

本誌一直很有野心。於是我們一直在著手實現我們的野心

本期說是改版,其實表面的動靜不大,真的不大,先也就是在原本刊末原本就比一般學述引註多為讀者服務一點的地方,替讀者整理近期有價值學術書籍及期刊文章出處的最新文獻資訊部分,再加把勁替讀者把新期刊文章的內容詳細整理列表,舉凡傳統學術整理用的出處、關鍵字、關鍵條文、學術實務兩相宜的相關實務判解字號,甚至有資訊管理價值、創新性的三新一變方法,都花了大幅人力整理到一應齊備。

三新一變是指期刊文章內容相對過去的法律素材,是否引發了新的爭點、是否在原有爭點上採取新的見解、又對不論新舊爭點見解是否提出了新的法律論證?區別是法律教義解釋學方法中的核心,而區別不只有空間面向,更有時間面向。溫故而知新,一篇只表述現在的文章只是一件素材,而對比過去藉由區別得到的有體系理解才是完整知識,雜亂堆棧的資訊只會引發腦內爆炸,而經過管理的法律素材方能得到知識。知識,實際上是不分學術或實務的,本質在方法而不在權力的劃分。能妥切管理資訊,應用在解決問題上,小處在考試、學習、拓展觀察視野,大處在論理、治政、打破現實僵局,何處不能用?法學如何能說不相屬於知識管理?

又過去一年,我們已經試著進行有價值取向的篩選實務判決,並交由著名學者評析,那其實就是三新一變的源頭,當我們將這些高度腦力工作的資訊有系統的整合為一個資料庫的形式後,得到的不是一部大而無當的辭海,而是法學領域萬用的工具庫,對學習、學術參考、尋找啟發、實務運用都有指引方向的功用。這是我們的野心之一,讓雜誌不只是雜誌,在普遍、核心的法學教義解釋學方法範圍內,讓本誌成為不分領域的工具書、工作及思考的指南,幫助知識管理體系迅速掌握法學資訊的處理方式。

另一個不大的改變,也是本誌累積了多期的嘗試後,才確認知識管理對於解決實務疑難,對社會問題釜底抽薪的解決的巨大功效,其理由在於法律核心的法學教義解釋學方法,本身僅能求得至高但不能自身產生與時俱進價值的憲法根源,在遇到社會現實問題時,如果依循傳統不注重時間的解釋論,常常成為懷抱古老的敕命來解決科學時代問題般的荒謬,而要能迅速在遇見問題第一時間就區別出是不是一個「此一時彼一時」的時間背景問題,就需要慣常進行時間面向的法學知識管理,甚至一日毋寧說切入未來學的領域都未可知。

但是面對新出現的問題,常常解釋論是不充足的,也可以說在法領域中,對於一個事件,是否過早、過晚、過寬、過窄的即引進法律為評價,是不是侵吞了其他專業部門的價值,導致問題核心的混淆,就需要法律和他專業科際間交錯的,一般被認為非法律核心範圍的法學或科技整合理論方法,如歷史分析法、比較分析法(並非比較法方法)、哲學分析法、功能檢驗法等等的詳細運用區分,當然我們一步還跨不出這麼遠,但至少本誌除了靜態的法學資料累積外,我們尋求動態,我們辦理活動促進科際間互動溝通,當然也包括法律內不同部門間的溝通,相信都對各個受關注的重大法律議題,已催生了不少能據以釐清事件以及能對妥善處理社會爭端有助益的法律或其他專業見解(也歡迎各界讀者提供社會重大疑難法律問題以俾利本社參考,繼續磨練科際整合方法,並對社會有更多助益),這些都見諸我們各期各場研討會的會議紀錄,本期也有一場,是有關柯P新政的。從這期開始,我們會更致力於以法學正道化解社會痼疾的嘗試。

而有關本誌本期第一次以柯P作人物類封面這另一個小小改變,也是源自我們正式揭櫫知識管理的重要,繼而區別理解法學有其作用邊界,那麼法學自然不該是過去法律人想像中唯一性的封閉世界,必須是和其他價值、專業開放互動的,不能只以自己能不能自圓其說(有時,甚至不求自圓其說)來認定法律的合理與有效性。本次太陽花運動,不就是一個時代變遷下,公民政治對舊法律秩序、思惟的衝擊和反動?柯P是在這個浪潮中應運而出的可能代表,也就是基於公民精神新思惟而產生的,肩負新思惟而挑戰舊民主問題,和我們揭櫫新的法學方法找回法律正道挑戰社會一切可以法律解決問題的解決,不正有一絲異曲同工之妙?差異只在於我們預先準備了方法,而柯P還在募集新的藉民主正當化獲取更多足以供其實現主張之權力的方法,我們接著可能還會替釐清柯P的困境辦理活動討論一下中央與地方權限,不過還不確定就是。

我們剪影的柯P,那是一付思索的表情,反映出人民於藍綠困局中尋找第三條路的思索,而我們有了堅信的與時俱進、不會為人而偏倚的法學道路,如果不為人民而用,不為公民精神而用,難道又可以從哪裡獲得足以勝過、替代「指引時代法學價值的自我實現」的代價?所以正好柯P的白色新政出發,我們也揭櫫在效率上、社會實用性上有其重要性的新法學範式而作為本誌的重新出發,期望在8年、10年後,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今天,會欣然展顏,自傲於我們今日踏出步伐的野心,提供給了台灣法學、社會痼疾、白色新政或公民政治一點促使改變的契機。

我要回應